“絲路瑰寶 國粹新顏——中國景泰藍的前世今生”展覽開展
2017-07-19 14:42:59 點擊數: 來源:畢加企劃部
7月18日,“絲路瑰寶 國粹新顏——中國景泰藍的前世今生”展覽在廣州博物館專題展覽廳開展,展覽共展出兩館館藏景泰藍精品近80件,集中展現了景泰藍這種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嵌琺瑯”,是一種技藝源于域外卻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藝術土壤上大放異彩的獨特工藝品。工匠們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接固定,然后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打磨平滑,最后燒制而成。掐絲琺瑯工藝傳入中國始于元朝。明朝景泰年間,掐絲琺瑯工藝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形成了濃郁的民族風格,人們統稱“景泰藍”。到了清代乾隆年間,琺瑯工藝發展達到了頂峰時期。廣州工匠率先吸收了歐洲畫琺瑯工藝,生產出許多中西合璧的精美的琺瑯器。除了遠銷海外,廣州生產的畫琺瑯還進貢朝廷,宮中稱之為“廣州琺瑯”。清代的廣州不僅有較成規模的畫琺瑯作坊,還向朝廷輸送優秀的畫琺瑯匠人以滿足皇室需求。特別是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畫琺瑯作品在造型、釉色、紋飾、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新中國成立后,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引下,古老的景泰藍工藝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匠人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洋并舉,借鑒利用,除了推出大量傳統器型的作品外,還依據不同的時代背景開創風格各異的新產品。
本次展覽由“流光溢彩景泰藍”和“國粹新顏煥生機”兩大部分組成,時間段從明代到現代,內容涵蓋了景泰藍的歷史、制作、風格流派變化以及現代工藝創新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廣州博物館收藏的清乾隆銅鏨胎琺瑯金鼎曾作為代表廣州最高制造工藝水平的貢品進獻清廷。其通體飾有紅、黃、藍、綠、白五色花紋圖案,以黃色細弦紋為底,肩飾綠色如意紋,腹飾蝠云紋及團壽字,紋飾圖案寓意“福、祿、壽”,腹外底有“乾隆年制”楷書四字方款,器物整體造型精美華貴、富麗堂皇。
廊坊博物館展出多件現代景泰藍工藝作品。其中“喜慶富貴瓶”造型簡潔流暢,挺拔向上,充滿朝氣。作品的紋樣更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有寓意吉祥的牡丹、鳳凰、綬帶、喜鵲和玉磬,主體花紋為一株寓意大富大貴的牡丹花。幾只寓意健康長壽的綬帶鳥,圍繞著牡丹歌唱飛翔,三只綬帶背負玉磬從天而降。作品的背后幾只喜鵲圍繞著象征美麗、幸福、吉祥的鳳凰迎面飛來,為人們帶來富貴長壽、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開展當天,廣州博物館還特別邀請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琺瑯制作工藝項目代表傳承人楊志峰先生現場演示廣州琺瑯制作工藝。榮獲“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十佳志愿者之星”(團隊)稱號的AIESEC國際志愿者團隊參與了此次活動,并親手體驗廣州琺瑯制作工藝。
本次展覽由廣州博物館、廊坊博物館聯合舉辦,展期持續至2017年10月22日。
畢加展覽,11年專注藝術展展臺設計搭建、藝術展位設計搭建、設計制作經驗豐富,資深設計人員20余名,制作工廠10000余平,360度全方位打造您的展位,1000余成功案例。
找展覽設計搭建公司,就找畢加。畢加展覽,畢加展覽為您提供專屬于您的展臺設計方案。